《艺术评论》2021年第10期目录
中华人民共和国文化和旅游部主管
中国艺术研究院主办
2021年第10期 总第215期
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核心期刊
中国人民大学“复印报刊资料”重要转载来源期刊
特别策划 ·纪录片发展前沿
8 纪录片品牌的生成、发展与瞻望/何 艳 张同道
21 纪实影像的历史书写与记忆建构 ——2020中国新冠肺炎疫情纪录片备忘/崔亚娟
32 回归文献本身让历史 “自说自话 ” ——近五年文献纪录片新潮流探析/喻 溟
艺界时评
◎舞台印象
44 在回归昆剧传统审美精髓基础之上的现代性转换——评《梅兰芳 ·当年梅郎》/邹元江
◎视觉记忆
51 作为“元”的雕塑——隋建国的怀疑论与还原论/朱 橙
64 “技术作为方法”的亚洲设问 ——“2021亚洲数字艺术展”评述/陈亦水
观察与思考
80 论焦菊隐的舞台美术观及其指导实践/陈 军
95 从新歌剧到革命历史题材民族歌剧——中央实验歌剧院版《白毛女》及其经典化/李诗原
传 承·非遗助力乡村振兴
113 “气氛”与“在场”——非遗保护背景下少数民族民俗文化模式的构建要素/张 犇 樊天波
125 高校非遗研培与乡村振兴——产业、伦理与教育视角/吴新锋 柏仙爱
136 少数民族旅游文化产业与非遗助力云南乡村振兴/苏俊杰 赵 娟
书 评
149 “中国艺术”何以“当代”?——作为终章和序篇的《中国当代艺术史》/董丽慧
封面 《只此青绿》剧照
封二 刘新华绘画作品
封三 《中国当代艺术史》书影
封底 隋建国艺术作品《云中花园· 40个瞬间》
特别策划|纪录片发展前沿
策划:本刊编辑部
纪录片作为跨文化、跨时空的媒介文化产品是文化传播的核心载体之一。现如今,国际纪录片传播已经进入品牌时代,亟待从影视学和品牌学的交叉视角,建构纪录片的品牌理论框架;2020年突发的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给全人类带来了一场巨大的灾难,疫情中感人的事迹成为 2020年中国纪录片的重要题材来源。纪录片在疫情中发挥了记录历史、干预社会的重要载体作用,在纪录美学方面呈现出新的向度。此外,近五年来国际纪录片领域也涌现出了一批文献纪录片作品,共同构成了文献纪录片的新潮流。这些纪录片领域的新发展与新作品,引发了艺术界与学术界普遍的关注,本刊特约请相关领域学者就以上纪录片领域的前沿问题展开讨论。
■纪录片品牌的生成、发展与瞻望/何 艳 张同道
【内容提要】本文以影视学和品牌学的交叉视角,尝试建构纪录片品牌理论框架:探讨纪录片品牌内涵、特征与价值,品牌建设模型和传承规律,探究经济全球化时代纪录片品牌类型与发展趋势,以及流媒体纪录片品牌特征。
【关 键 词】纪录片品牌;品牌 DNA;经济全球化;流媒体
■纪实影像的历史书写与记忆建构——2020中国新冠肺炎疫情纪录片备忘/崔亚娟
【内容提要】2020年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给全人类带来一场巨大的灾难,纪录片作为记录历史、干预社会的重要载体,在这场风波中发挥着重要作用。疫情纪录片成为 2020年中国纪录片的重要题材类型,无论是短视频平台还是主流媒体的系列纪录片、长纪录片、微纪录片,都从不同维度记录了这场旷日持久的抗疫之战,表现了中国人的抗疫精神和防疫智慧,有效回击了西方某些国家和媒体的偏见和质疑。在纪录美学方面体现了泛纪录、云创作以及第一人称视角等新向度。
【关 键 词】新冠病毒;疫情;纪录片;中国;美学
▼纪录片《英雄之城》剧照▼
■回归文献本身让历史“自说自话”——近五年文献纪录片新潮流探析/喻 溟
【内容提要】近五年的国际纪录片领域涌现出一批文献纪录片作品:围绕大事件周年纪念,发掘并修复未经播出的文献影像,用电影化方式剪辑,让历史如同故事片般展开,为观众提供沉浸式的观影体验;取消上帝视角的解说与当事人或专家的出镜采访,编织历史当事人采访录音,让历史说话,尽可能减少中介。这一批作品共同构成了一股文献纪录片的新潮流。本文将拆解这组纪录片的共同特征,分析其背后成因,探讨如何更好地为新一代观众讲述历史。
【关 键 词】文献纪录片;沉浸式观影;口述历史;《他们已不再变老》;《启示录’ 45》;《阿波罗 11号》
▼纪录片《他们已不再变老》海报▼
艺界时评
◎舞台印象
■在回归昆剧传统审美精髓基础之上的现代性转换——评《梅兰芳 ·当年梅郎》/邹元江
【内容提要】昆剧《梅兰芳 ·当年梅郎》在回归传统审美精髓基础之上的现代性转换取得了引人注目的成果。该剧的剧作结构既回归了传统体例,又具有现代性。其叙述方式既保持了传统格范,又有新的创造。其呈现手法既具有传统的风格,又具有现代的理念。该剧存在的问题一是外在的泰州叙事结构与内在的 1913年梅兰芳首次上海演出的完整叙事结构的失衡。二是该剧的第四出《忆靠》不符合历史的史实,有损于梅兰芳的形象。
【关 键 词】《当年梅郎》;昆剧;现代转换;问题
▼昆剧《梅兰芳·当年梅郎》剧照▼
◎视觉记忆
■作为“元”的雕塑——隋建国的怀疑论与还原论/朱 橙
【内容提要】本文从日常语言分析哲学的视域追述了中国当代雕塑家隋建国艺术创作生涯隐含的一条关乎自我否定与自我反思的怀疑论线索,并借助身体现象学的语言,分析隋建国的近期作品如何在怀疑中走向对于人的肉身、时间和空间的本质存在的还原,最终演变成一种作为本质与归一的“元”的雕塑。
【关 键 词】怀疑论;还原论;“元”雕塑
▼《衣钵》,玻璃钢,单体,240×160×130cm,1997▼
■“技术作为方法”的亚洲设问——“2021亚洲数字艺术展”评述/陈亦水
【内容提要】自 2019年至 2021年,亚洲数字艺术展已成功举办了三届。本届参展作品体现了以技术为方法的艺术创作、以亚洲为视角的文化表达这两大维度,呈现了世界艺术家如何借助新媒介对整个时代的文化观念、尤其是文化症候进行充满对话性和反思力的表达。其中,“亚洲”作为数字艺术展的清晰地缘归属与文化身份标识,更为数字艺术之于当代艺术领域的先锋性和实验性的边缘色彩,增添了一份浓重而极具建构性意义的文化底色。
【关 键 词】亚洲数字艺术展;数字艺术;新媒体艺术;当代艺术;技术批判
▼无人机设置影像《机器人天空》,亚洲数字艺术展官方图片▼
观察与思考
■论焦菊隐的舞台美术观及其指导实践/陈 军
【内容提要】焦菊隐作为一代导演大师,十分注重与舞台美术工作者通力合作,在长期的演出实践中,逐渐形成了他的舞台美术观。其内容包括从戏剧本体出发,高度重视舞台美术的地位和作用,要求舞台美术工作者多方体验生活、深入了解时代、认真研读作品,舞台美术实践上则力求营造人物活动的环境,渲染舞台气氛和情调,烘托人物的表演,切实做到“一戏一格”以及遵守简易、经济的原则等。焦菊隐的舞台美术观切实指导了北京人艺的舞台美术实践,参与了北京人艺前期演剧风格的构建,至今仍富有启示意义和借鉴价值。
【关 键 词】焦菊隐;舞台美术观;指导实践
▼焦菊隐▼
■从新歌剧到革命历史题材民族歌剧——中央实验歌剧院版《白毛女》及其经典化/李诗原
【内容提要】中央实验歌剧院版《白毛女》是 1962年在 1954年北京版《白毛女》基础上形成的一个“定版”。该版循着张家口版、东北版、北京版对延安原版的改版方向,进一步加强革命叙事,并通过凸显喜儿唱段的板腔体结构特征、提高合唱和乐队部分的艺术水平,增强了音乐的戏剧性和艺术表现力,使歌剧《白毛女》成为一部“红色经典”——一部真正意义上的“革命历史题材民族歌剧”。歌剧《白毛女》改版和“经典化”留下的经验和教训,对中国当代歌剧创作具有重要的理论启示。
【关 键 词】歌剧《白毛女》;中央实验歌剧院版;经典化
传 承|非遗助力乡村振兴
策划:本刊编辑部
2021年 2月 25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脱贫攻坚总结表彰大会上庄严宣告,中国脱贫攻坚战取得了全面胜利,消除了现行标准下的绝对贫困。如何巩固脱贫成果,振兴乡村发展成为我们面临的下一个问题。
这些曾经的贫困地区集中分布在农村地区,尤其是革命老区、民族地区、边疆地区,而这些地区也是非物质文化遗产最为丰富的地区。这些地区在政府的带领下逐渐摸索出一条通过非遗实践促进乡村振兴的创新之路。本专题从三个方面来讨论关于“非遗助力乡村振兴”的发展之道:张犇、樊天波主要探讨了非遗保护背景下少数民族民俗文化模式的两大构建要素——“气氛”与“在场”,阐述了这两大要素不仅有利于扶贫工作的展开,还能有效防范民俗文化发展的“内卷化”;吴新锋、柏仙爱主要讨论了高校如何深度参与非遗“正规教育传承”的有益经验,提出高校需要仔细考量非遗教育“扶智”与“扶志”、非遗公约精神和伦理原则、非遗及其衍生品产业等问题;苏俊杰、赵丹主要讨论了作为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重点区域的云南省是如何通过非遗资源的利用来促进旅游和文化产业的融合创新,进一步拓展和延伸“非遗 +旅游”“非遗 +产品”“非遗 +演艺”业态,充分发挥非遗在乡村振兴中的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和生态功能。
■“气氛”与“在场”——非遗保护背景下少数民族民俗文化模式的构建要素/张 犇 樊天波
【内容提要】在非遗保护的大背景下,少数民族民俗文化具有原生性、神秘性、多彩性等异彩同辉的特质和丰富的人意族情 ,构建适应新文化语境的少数民族民俗文化发展模式,开发优秀的民俗类非遗应用于乡村振兴之中,应成为多元一体民族观指导下的少数民族文化发展的题中之义。其中,关注“气氛”和“在场”两大要素,不仅有利于非遗助力乡村振兴工作更加有效地展开,还将有效防范少数民族民俗文化发展中的“内卷化”。
【关 键 词】气氛;在场;少数民族;民俗文化模式
▼甘肃陇南文县“池哥昼”,图片来源:《陇南白马人民俗文化图录》▼
■高校非遗研培与乡村振兴——产业、伦理与教育视角/吴新锋 柏仙爱
【内容提要】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群研修研习培训计划(下文简称“非遗研培”)是非遗保护工作的一项中国方案,一种高校深度参与非遗“正规教育传承”的有益探索。作为非遗研培的中坚力量,高校结合自身学科特色和地方资源禀赋开展不同层次的研培工作;尤其基于乡村振兴背景下,开展的非遗教育扶贫工作受到各界好评。高校非遗研培有自身的原则和使命,而乡村振兴工作更有其特殊的规律和要求。在非遗正规教育传承与乡村振兴之间,高校需要仔细考量非遗教育扶智与扶志、非遗公约精神和伦理原则、非遗及其衍生品产业等问题。从典范地履约的角度,高校只有在公约精神和伦理原则下,尊重非遗研培各参与主体(尤其贫困群体)的自由意志,共享非物质文化遗产及其相关产业业态中的“知识产权”,才能通过教育“智”享非遗研培成果,实现脱贫致富,并在乡村振兴中发挥更大作用。
【关 键 词】高校非遗研培;教育传承;伦理;乡村振兴
■少数民族旅游文化产业与非遗助力云南乡村振兴/苏俊杰 赵 娟
【内容提要】自从党的十九大提出乡村振兴战略以来,各省区尤其是西部欠发达乡村都在探索如何因地制宜,利用各自资源优势实现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的有效衔接。作为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重点区域的云南省,基于自身发展经验,探索出了一条通过非遗实践促进乡村振兴的创新之路,即通过非遗资源的利用,促进旅游和文化产业的融合创新,进一步拓展和延伸“非遗 +旅游”“非遗 +产品”“非遗 +演艺”业态,充分发挥非遗在乡村振兴中的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和生态功能。本文通过分析云南丽江、大理和建水等地案例,展现云南非遗在推动乡村脱贫和乡村振兴中取得的成果,揭示少数民族非遗在培育乡村产业、推动乡村经济发展、促进乡村文化繁荣等方面的巨大潜力,并进一步探讨如何将非遗保护与乡村振兴有效链接,以促进非遗成为当地社区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
【关 键 词】非遗保护;乡村振兴;旅游;文化产业;云南
书 评
■“中国艺术”何以“当代”?——作为终章和序篇的《中国当代艺术史》/董丽慧
【内容提要】高名潞 2021年新著《中国当代艺术史》主张非线性、非断裂和内部观的艺术史观,既非史料编纂,也不以书写艺术通史的明晰完备为旨归,而是在对国际当代艺术理论趋势和诸种前沿探索路径的学习、反思和批判之上,探讨“中国当代艺术发展内在逻辑”的有无、其“当代性价值在哪里”等艺术本体问题。其理论背景和对话场域是 21世纪以来,西方当代艺术界提出的“当代性”“后当代”等主张以重构的“共同体”超越后现代解构主义的理论新议题。其方法论路径是以回归深厚且绵延的本土文化资源,助推全球学术共同体的持续活力。它既非现代,也不是后现代的,而是超越了范式化的“当代性”,甚至可说是“后当代”理论之后的。它叩问的是国际语境中陷入艺术体制困境的“当代艺术”再出发的可能性,既是“北大西洋艺术史”范式落幕时代的终章,也是亟待在回溯中重构的、新的艺术理论和艺术史研究方法论的序篇。
【关 键 词】当代艺术;中国当代艺术;当代性;后当代;文化时间
《艺术评论》2021年第10期
封二
刘新华绘画作品
封三
《中国当代艺术史》书影
封底
隋建国艺术作品《云中花园·40个瞬间》